近年来,岚山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工作部署,补齐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短板,采取市场化运作、专业化运营,全面推进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
一、市场化运作、破解资金难题。岚山区共有6个建制镇,驻地村庄23个,全部实施生活污水治理,地方财政压力很大,为缓解财政压力,岚山区实行市场化运作,分区域实施。巨峰镇碑廓镇两个重点镇采取BOT、PPP模式,融资1.4亿元,由专业化公司负责建设;其余四个建制镇生活污水建设由岚山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采用EPC(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组织实施,融资5000万元,有效破解了资金难题。实现了建制镇生活污水政府主导、管干分离、市场化运作。
巨峰镇雨污分流施工现场
二、一镇一策、破解治理模式难题。岚山区六个建制镇,巨峰镇、碑廓镇属于国家重点镇,人口相对较多,岚山区因地制宜在碑廓镇建设圣公山路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5000吨,配套污水主管网45公里;在巨峰镇建设了巨峰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3000吨,配套建设污水主管网21公里;虎山镇靠近城区,共享城区的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10000吨,配套主管网10公里;其他高兴镇、黄墩镇、中楼镇三个建制镇配套污水处理站5个,配套主管网60公里,全区23个镇驻地村均进行了生活污水治理。实现了“城边镇进城、重点镇建厂、普通镇建站,建制镇生活污水全面处理”的目标。
圣公山路污水处理厂
巨峰镇生活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站
三、专业化运营、破解运维难题。原有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由各乡镇政府或政府部门负责建设运维,多头管理,无专业人员运维。为破解多头管理、运维混乱难题,岚山区建制镇生活污水治理后续维护采取整合打包委托岚山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组织实施,由专业的班组负责污水管网的维修维护,重点抓好配套管网“七必接”问题,实现污水应收尽收。招聘熟悉建制镇污水处理设备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巡检维修,重点保障设备正常运转。组织开发建制镇污水运维管理云平台,建立“一键报修”建制镇污水设施管理反馈通道,并实时监管车辆定位、轨迹跟踪查询、运维人员服务动态,形成镇村、居民、运维单位网上联动,目前该项目正在招投标,预计6月份投入使用。同时,委托专业检测机构负责常态化的水质监测,实行专业化运营、常态化治理,实现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精治慧治长治长效。
四、抓好“三个结合”,提升建制镇人居环境质量。
一是与改厕后续管护相结合,完成了粪污治理最后一公里。在实施建制镇生活污水治理时,做好与“厕所革命”后续管护的结合文章,将改厕后的第三格污水并入生活污水管网中,实施粪污截污纳管、集中处理,完成了粪污治理最后一公里。
二是与水系治理相结合,镇驻地流域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建制镇水系是社会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密不可分的关键要素。随着镇驻地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水等污染物的排放量逐渐增加,这些污水乱倒乱排,污染镇驻地周边水系。实施建制镇生活污水治理后能够实现污水全程收集、管网无缝连接,切断生活污水进入水系的通道,恢复河道自然生态,不断改善镇驻地流域环境,提升周边重点河流断面水质。
巨峰镇生活污水处理厂
三是坚持与环境治理相结合,改善建制镇整体面貌。在镇驻地提升改造、道路建设过程中同步设置污水管网,实现生活污水管网收集、集中处理,从根本上改变镇驻地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脏乱差现象,提升驻地村整体面貌。(日照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转载自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